PP电子为进一步贯彻全民科普素质行动纲要,落实中国科协科普工作有关要求,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推动风景园林科普工作有序开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微信公众号开通科普专栏,定期推送科普文章,持续普及风景园林科学知识,不断提升风景园林社会影响PP电子。本期推出北京林业大学李方正等人的《城市人因工程学视角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一文。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经济为引擎的传统城市化模式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城市管理方式单一等危机。人因工程学综合生理、心理、工业和用户等多领域带入到设计之中,创作以人为核心的工作界面,并逐步转向城乡环境中人的福祉问题。风景园林作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多学科交互的载体,要回应时代的迫切需要、以人为本,创造能够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城市风景。将人本为核心的人因工程学渗入风景园林学科可以提供高质量城镇化建设路径和思路,人因理念的应用迫在眉睫。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不同尺度,人因的视角有所差异,同时,由于风景园林具备自然和人文多重属性,其人因体系也形成了人与生物、社会的复合系统。本文从区域山水景观、城市蓝绿空间、社区开放空间和场地游憩空间四个尺度,对应人因的种群、社群、个体和表征视角进行分析。
区域山水层面的人因是人与生物种群的复合系统,人的活动归纳为种群内部的生产、贸易、文化生活等各项人文活动PP电子。此维度下,风景园林以构建整体山水格局为目标,探求人类与其他物种群落如何和谐共处,分析自然、人文背景与区域山水构架的相互影响效应,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生态元素及人文设施进行合理调控。
在区域山水尺度,可通过知识地图、专题数据库、名称实体提取(NER)等数字技术PP电子,提取区域山水景观中种群的关键信息,直观反映不同时期区域山水格局变化对种群自然和人文状态的影响。如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建立的“数字人文”实验室PP电子,通过历史地图绘制、历史场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西南地区多语种人文史料进行收集,探究区域历史人地关系,辅助河流、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区域山水景观因子规划。
城市蓝绿空间的人因具有社群特征,“人”表现为集合社群,人的活动为集群性流动,并与社会产生交互。此维度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研究关注人群密度、人群行为模式、用户画像群等,讨论人类社群与蓝绿空间的相互关系,探究人本需求下城市蓝绿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营造健康的蓝绿空间体系。
城市蓝绿空间的人因可通过搜集人群年龄构成、大型人群队列、社交媒体关键词等大数据,解读行为参数、健康状态及社群人文肌理为其规划设计提供研究支撑。以行为参数为因变量,建立与城市蓝绿空间的耦合模型,形成具有动态追踪能力的城市蓝绿景观评估体系。龙瀛等人基于多种位置服务数据构建 “城市实验室”,分析人群行为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并利用混合实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双向反馈,为城市空间组织形式设计提供新思路。
在社区开放空间尺度,“人”以邻里家庭为单位,表现为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其活动为个体的停驻与位移,是相互独立的矢量。此维度下,风景园林研究关注个人时空行为、活动偏好以及交互关系等,通过探索个体行为模式与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处理错综复杂的社区问题,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的社区环境。
进一步探索社区邻里人因植入,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入手,结合个体行为建模、人体平衡参数收集、个体路径决策等动态数据,分析该尺度下个体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社区环境评估体系。正如Lawton等人,提出老龄化生态模型,模型将老年人行为偏好与环境直接关联,从而辅助调控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提升特殊人群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在场地尺度,“人”表现为具有完整生理学表征的自然人。此维度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关注人的年龄层次、家庭背景以及健康状态,人体细节表征被放大,通过分析人的生理参数与场地的耦合关系,优化完善各类场地细节,提升游人体验感。
在不同场地中人脑杏仁体(A)、海马旁回(B)、内侧前额叶皮层(C)的活跃状态差异
通过动态追踪人体体表温度PP电子、心率及肌肉电位变化等各项电生理指标,利用SOAR、QN-MHP等对人的认知行为建模,建立游人表征与场地景观元素的耦合模型,可辅助具体场地的景观营造与更新。如张利等人利用眼动追踪技术(ETM)、穿戴式设备等技术手段,对场地内使用者的生理心理情况表征监测,综合场地的声、光、温湿环境,对场地设计进行量化评估。
霍华德早在19世纪末就提出,城市规划应当回归人类的尺度。风景园林的立足点在人,其根本目标就是不断满足人对更舒适、更美观、更宜居环境的需求。面对人本视角下城市风景面临的变革,需发挥专业优势,深化对人因工程的研究。通过与人因工程学多维度多视角地紧密结合,致力于夯实“人”作为城市风景建设的地基,营造舒适、安全、高效、健康的人本城市环境。